猪肉不同部位吃法不同口感也不同

猪肉的14个部位简介

1、血脖:位于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形状呈条状,肥瘦相同,韧性强。适合制作香酥肉、叉烧肉、肉馅等菜品。

2、鹰嘴:位于血脖后和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合做酥肉、肉丝、肉片等菜品,后半部适合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等菜品。

3、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肉质老筋多。适合炖、炖、酱、红烧等菜品。

4、里脊:也叫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段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呈红色。这块肉是猪瘦肉中最嫩的部位,适合熘、炒、炸等菜品。

5、通脊:也叫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侧与脊椎骨平行的一条长条肉。肉色呈白色,肉质细嫩。适合滑熘、软炸、制茸泥等菜品。

6、底板肉:位于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适合做锅爆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菜品。

7、三岔:位于胯骨与尾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较嫩。适合熘、炒、切肉丝、肉片等菜品。

8、臀尖:紧贴坐臀上的肉,颜色浅红,肉质细嫩。适合做肉丁、肉段、切肉丝、肉片等菜品。

9、拳头肉:也叫榔头肉,是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肉,形状像拳头一样圆形。肉质细嫩。适合切肉丝、肉片,做炸、熘等菜品。

10、黄瓜肉: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内肉,形状像黄瓜,质地较老,适合切肉丝。

11、腰窝:位于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肉,肥瘦相连,肉层较薄。适合炖、焖、炒等菜品。

12、罗脊肉: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着一层脂皮。适合炖、焖或用来制作馅料。

13、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和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间呈五花三层状,有肋条的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的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上五花适合切成片状,下五花适合炖、焖及制作馅料。

14、肘子:南方称为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适合制作酱、焖、煮等菜品。

猪肉的选购指南

购买猪肉时,可以根据肉的颜色、外观和气味等来判断质量的好坏。优质的猪肉脂肪白而坚硬,带有香味。肉表面通常有一层稍微干燥的膜,肉质紧密,有弹性,手指按压后凹陷的地方会立即恢复原状。

次鲜肉的颜色较暗,缺乏光泽,脂肪呈灰白色;表面黏性较强,有轻微的酸败霉味;肉质松软,弹性小,手指按压后凹陷的地方不能立即恢复原状;解冻后的肉表面潮湿,会渗出混浊的汁液。变质的肉黏性较大,表面较干燥,颜色为灰褐色;肉质松软,没有弹性,手指按压后凹陷的地方不能恢复,有明显的痕迹。

首先要注意观察颜色。优质的猪肉颜色应该是淡红色或者鲜红色,不安全的猪肉颜色往往是深红色或者紫红色。猪肉的脂肪层应该适中(一般应占总肉重的33%左右)且是洁白色,没有黄色的脂肪,肉表面应有卫生检验章的标志。

此外,还可以通过烧煮的方法来鉴别。不好的猪肉煮沸后会散发出很多水分,没有猪肉特有的清香味道,汤里也没有薄薄的脂肪层,再用嘴咬一口的话,肉会很硬,肌肉纤维粗糙。

新鲜猪肉的皮肤呈乳白色,脂肪洁白且有光泽。肌肉呈均匀的红色,表面微干或稍湿,但不粘手,有良好的弹性,指压凹陷的地方会立即恢复,具有猪肉特有的鲜香味道。正常冰冻的肉质坚实,解冻后肌肉的颜色、气味和含水量都没有异常和异味。

低质量的猪肉:饲养所致的劣质肉具有废水或药物的气味;病理所致的肉具有油脂、粪便的臭味,腐败或者奇怪的甜味。公母猪肉的肌肉较红,结缔组织多,韧性大,不容易煮烂或者炒熟,口感差。注水肉呈灰白色或淡灰、淡绿色,肉表面有水渗出,手指触摸肉表面不粘手。解冻后的冻猪肉会流出大量的淡红色血水。死猪肉的牛肉皮肤呈紫红色,脂肪呈灰红色,血管中有黑色凝块,具体臭味根据死亡时间的长短而有所不同。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