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错误的喝水方法,你犯了吗?

12种错误的喝水方法

1.爱喝瓶装水

方便、快捷的瓶装水开始受到现代消费者的欢迎,一开盖就能直接喝,而且携带方便。然而,据了解使用聚酯瓶制成的瓶装水往往含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的物质,尤其是当瓶子处于高温环境下或者开封后没有及时饮用时,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对健康造成危害。建议自带一个质量好的水壶,在喝水时给健康保驾护航。

2.不口渴就不喝水

健康养生强调每天喝8杯水,喝水并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帮助身体新陈代谢。当你等到感到口渴才去喝水时,你的身体已经出现缺水的迹象,这是身体发出的信号。长时间的缺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喝滚烫的水

喝开水对身体有害,因为它是储存已久的陈旧水。重复煮沸后,水箱会产生水垢。这些水垢与水箱的金属内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此外,滚烫的水的分子变大,无法被身体吸收,并且容易影响代谢功能。这种水被称为“死水”,其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4.大量出汗后立即喝水

秋天依然炎热,很多人剧烈运动后会选择立即大量饮水。确实,运动后身体需要适量补水,但大量喝水会降低血液中盐的含量,导致肌肉抽筋等问题,甚至引发头痛、呕吐等各种疾病。因此,在运动后饮水要逐渐增加,让身体逐渐适应。

5.喝水不适量

喝水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的饮水会增加肾脏负担,而过少的饮水不仅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还会给膀胱和肾脏带来损害。

6.水煮沸后立即喝

喝白开水是个好习惯,但水不能煮沸后立即饮用。建议水煮沸后静置三分钟,这样可以促使水中经过氯消毒残留的物质蒸发掉。

7.喝未煮沸的自来水

日常饮用的自来水都经过了氯化消毒杀菌处理。然而,未煮沸的水中还可以发现13种有害物质。因此,当水没有煮沸时,这些有害物质无法被消除。实验证明,喝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和结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了21% - 38%。但是当水温达到100°C时,这些有害物质会随蒸汽蒸发而大大减少,因此必须将水煮沸后再饮用。

8.餐前大量饮水

很多人听说餐前喝水不仅可以补水,还可以减肥,因此会在餐前大量喝水。然而,过多的饮水会稀释胃酸,影响食物的消化。过多饮水可能导致胃部功能紊乱,因此餐前最好只喝一小杯水,不宜超过100毫升。

9.吃咸食不及时补水

吃太咸不仅会导致高血压,还会减少唾液分泌,引起口腔黏膜水肿等问题。因此,吃完咸味食物后应立即补水,尤其不要以饮料代替。

10.用饮料替代水

水无色无味,确实没有形形色色的饮料可口,但饮料无法替代水对身体的作用。可乐、各种果蔬饮料虽然含有水分,但不能起到补水的作用,而且还可能降低食欲,影响消化。

11.起床后不喝水

随着养生意识的普及,一些人已经养成了早起必须喝水的习惯,但仍然有人忘记在起床后第一时间喝水。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身体需要洗涤废物,这时喝一杯水不仅有助于排泄,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12.睡前不喝水

有些人认为睡前喝水易导致眼睑浮肿等情况,因此即使口渴也不喝水。其实睡前可以喝水,但是不宜喝太多,无论口渴与否,都应该喝上一两口,适量饮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脑血栓的风险。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