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的菜会不会致癌

西葫芦、大蒜、洋葱等蔬菜在高温煎炒的过程中会产生可能致癌的丙烯酰胺。虽然我们经常听说烤肉、腌肉易产生致癌物,但炒蔬菜怎么也会致癌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具体探索一下。

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

研究显示:零食类所含最高,平均每公斤含量达到680微克,其次是蔬菜及其制品,平均每公斤含量为53微克。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蔬菜释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干炒的检测结果也没有太大差别。

西葫芦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达360微克,仅次于零食类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条(390微克)。

大蒜和洋葱在高温烹调后,平均每公斤分别释放出200微克和150微克丙烯酰胺,位列第二和第三。

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灯笼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兰(61微克)、丝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也进入了前十名。

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苋菜在炒制后释放的丙烯酰胺较少,平均每公斤低于10微克。

蔬菜为什么会致癌?

含有天门冬酰胺和还原糖的食物,在高于120摄氏度的高温下炒制,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丙烯酰胺。天门冬酰胺是天然的氨基酸,在豆类和蔬菜中的含量较高。不同蔬菜中天门冬酰胺的含量不同,因此释放出的丙烯酰胺也会有差异。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在高于120摄氏度的高温烹制后很容易产生丙烯酰胺。

口感比较酸的蔬菜,如番茄等,不太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

而口感比较甜的蔬菜,本身含糖量较高,再加上酸度较低,相对更容易发生此反应,比如西葫芦、洋葱等。

丙烯酰胺”究竟是什么?

丙烯酰胺原来被认为是工业化学物品,高温油炸和烧烤食物也会产生大量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很可能会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丙烯酰胺列为第二类致癌物。此外,丙烯酰胺还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摄入高剂量的丙烯酰胺会导致情绪低落,产生幻觉,甚至失去记忆。

炒蔬菜前别切得太薄

平时做饭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把蔬菜炒得那么久。六七分钟就很容易把蔬菜炒焦,影响口感。而且,在炒蔬菜时,蔬菜会出水,锅内温度会下降,不容易达到产生“美拉德反应”所需要的高温。

专家提醒:不要吃焦糊的菜,其中的有害物质会明显增加。蔬菜不要过度烤制,烤得焦黄、变深、发黑的蔬菜往往发生了“美拉德反应”,含有致癌物质。

什么是健康的烹调方式?

1、千万不要等到油冒烟了再加热锅。这种做法除了使菜更易释放丙烯酰胺,还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

2、使用煎闷或水煎的方法炒菜,即先加入适量油,待油温合适后放入蔬菜,然后立即盖上锅盖闷一下。这样,蔬菜中的水分会迅速蒸发,蒸汽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完全可以把菜炖熟。

只需要把握好火候,最好用中火。因为火太小,蒸汽就起不来。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