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应该吃吗

提起鸡蛋,可能没有几个人不喜欢吃。从古至今,鸡蛋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在营养学界,鸡蛋一直被称为“全营养食品”。然而,很多人认为鸡蛋黄会升高血脂,对健康不利。这种说法到底是否准确呢?

其实,蛋黄比冤枉得还要多。

每天一个鸡蛋的健康好处

每天吃一个鸡蛋是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然而,很多人仅吃蛋白,将蛋黄扔掉,因为他们认为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高,可能对健康有影响。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蛋黄中富含优质蛋白、必需脂肪酸、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锌以及胆碱、甜菜碱、叶黄素等营养保健成分。虽然每100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为1510毫克,但科学并没有证据表明摄入较多蛋黄会导致高血脂或心脏病。

蛋黄中的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甜菜碱协同作用,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叶黄素、玉米黄素以及胆碱和卵磷脂的结合有助于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此外,维生素A、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对预防老年人的黄斑变性有益。同时,如果将蛋黄与富含钾、钙、镁和维生素C的绿叶蔬菜一起食用,可以实现营养均衡。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摄入量为40~50克蛋类。每天一个全蛋对健康有益。

另外,蛋黄还有一个优点,无论使用何种烹调方法,其营养成分的变化都很小。由于蛋黄被蛋白包裹着,在烹调过程中与空气接触较少,且不会直接受到高温的影响,因此营养成分相对完好地保留下来。然而,蛋白质的吸收率受到不同烹调方法的影响。

鸡蛋最佳的烹调方法排行榜

水煮蛋、蒸鸡蛋、荷包蛋、炒鸡蛋等烹调方法对鸡蛋的营养吸收有很大影响。如果想要摄取更多的蛋白质、对心脏有益、补充维生素,就要选择最适合你的烹调方法。

对心脏有益的烹调方法排行榜

第一名:带壳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饪温度也不高,蛋黄中的胆固醇也不会接触到氧气,因此是对心脏最有益的烹调方法。

第二名:水煮荷包蛋。

第三名:蛋花汤和蒸蛋。

第四名:煎荷包蛋。

第五名:摊鸡蛋。用少量的油,小火煎成的蛋饼,蛋黄中的胆固醇氧化程度较低。

第六名:炒鸡蛋。鸡蛋打散后再炒,蛋黄中的胆固醇与空气接触较多,氧化程度较高。鸡蛋较容易吸油,所需用油量也较大。

蛋白质最易消化的烹调方法排行榜

第一名:带壳水煮蛋。研究表明,水煮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9.7%,几乎全部被人体吸收利用。

第二名:煎荷包蛋和摊鸡蛋。这两种烹调方法的蛋白质消化率为98%。

第三名:炒鸡蛋。其蛋白质消化率为97%。

第四名:蒸鸡蛋。蛋白质消化率为92.5%。


维生素保存情况排行榜

第一名:带壳水煮蛋。加热温度较低,营养成分得以充分保留。

第二名:蒸蛋。加热温度较低,核黄素、叶黄素等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较少。

第三名:水煮荷包蛋。加热温度较低,水溶性维生素有少许损失。

第四名:煎荷包蛋。加热温度较高,脂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第五名:摊鸡蛋。加热温度较高,所有维生素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失。

第六名:炒鸡蛋。加热温度较高,维生素的损失相对较多。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用鸡蛋、豆制品和坚果来替代一部分肉类。例如,在午餐时选择搭配鸡蛋、绿叶菜和主食,可以提供丰富的卵磷脂、叶黄素、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保持骨骼健康和控制体重。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鸡蛋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直接吃生鸡蛋、将生鸡蛋与牛肉混合或用开水冲蛋花等方法都不是好的选择,长期这样食用可能对健康造成伤害。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