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钱要花在刀刃上吗

时下,全民健身热潮蔚然成风,而“花钱买健康”的意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何把健身钱花在“刀刃”上?我们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黄光民,他对目前健身消费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点评。

误区一:器材装备越贵越好

案例:北京某公司职员邹鑫为了健身不惜重金购买名牌的行头,最近刚花200多元买了一条运动浴巾。他告诉记者,健身时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穿得“寒碜”了,别人肯定笑话。“穿名牌,贵是贵点,可多有感觉。”

黄光民:现在很多人健身可谓“三高一低”:装备条件高、服装品牌高、场地设施高,但是技术水平比较低。其实,舍得投入无可厚非,但健身消费一定要合理,根据自己的条件,做到安全、有益健康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追求高端,更不要去攀比。

基本的装备是必须的,包括合适的运动鞋袜、宽松的衣服,还有各种护具等。可以说,装备要买对的,但不一定是贵的。要特别提醒的是,还要从“避免运动损伤”的角度来选购各种装备,特别是运动鞋。

误区二:健身消费=办张“健身卡”

案例:吴一迪去年加入了健身的行列,她花了近两个月的工资,在京城一家健身俱乐部办了“年卡”,这几乎是她健身消费的全部。“健身消费,不就是鼓励我们办‘健身卡’健身嘛!”她说。

黄光民:健身消费是一个综合的消费,从吃的、穿的、用的等各方面都要投入。买装备、租场地,还要适当地补充运动营养,运动后还应该要有适量的营养补充,做到收支平衡,才能真正促进健康。当然还有运动损伤的防治投入等。

现在不少白领盯住健身俱乐部健身,客观来讲,俱乐部有健身氛围,有教练的指导,但我还是主张应该多到户外去活动,多亲近大自然。登山、郊游,到风景好的地方散散步,或者到空地上去打打羽毛球,都比在室内运动要好得多。

误区三:只要“动起来”就万事大吉

案例:刚刚做完体检,45岁的李东亮看到自己身体的很多指标“直线下降”,于是开始了“疯狂的锻炼”。他的健身消费观念就是,只要“动起来”就万事大吉,而花钱健身能有效地约束、鼓励自己坚持“动”。

黄光民:运动要科学才有效。医学里有一个名词叫“运动处方”,就是一套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通过一些科普宣传可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现在普及科学健身的书很多,但是鱼龙混杂。不少书中说得很绝对,容易误导,所以建议购买比较权威的书,在阅读时注意因人而异。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不太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或患有慢性病,一定要到专业机构进行特殊的身体检测,然后量体“定做”一套适合的健身、饮食方案。这也就是在正常体检的基础上,对运动能力进行检测的投入。

误区四:健身可以代替治疗和用药

案例:65岁的张凤民患有高血压,退休以前通过吃药来控制血压。退休后空余时间多了,他决定通过锻炼身体来控制血压,把一部分买药的钱用在了健身上,药吃得少了。

黄光民:对于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患者而言,体育运动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但绝对不能代替临床治疗和用药。运动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在大夫的指导下减量用药。不能说停就停,说加就加,这样可能会加重病情。

如果有慢性病,在运动时一定要先把病控制好,在可以参加运动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适量的运动,否则很危险。

误区五:最热门的项目最有效

案例:为了健体塑身,北京女孩曲丹尝试了很多方法,大都是最新潮的项目,比如瑜伽、普拉提之类的。她认为,要勇于尝试各种最热门的项目,光练习一样对健身不利。

黄光民:大众健身不要太在乎某一种健身的方式,根据时间安排和自己的身体特点,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专注于一个项目未尝不可,只要运动安排合理同样能达到健身的效果,但是多样化健身趣味性更强,也更有利于坚持。锻炼时不妨多变换一下训练的部位,更有利于健康。除了树立健康的理念,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而且要有恒心要坚持。

相关推荐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