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容易发脾气情绪难以控制什么原因

老年人抑郁症如何自测

脾气不好原来是抑郁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增加了21%。研究证实,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障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了抑郁症状。在日前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潘集阳教授谈到,随着社会老龄化,我们身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见。

今年62岁的邓阿婆,4个月前无缘无故出现心情差,什么事情都不想干,心烦意乱,听到一些响声或家人看电视即使将音量调到很低,都会觉得很吵,经常发脾气,常独自一人长时间发呆;经常和家人说自己胸痛、肩膀痛,吃不好也睡不好。

邓阿婆的家人刚开始也只当老人脾气不好,以为过一段时间阿婆就没事了,并没有在意。到后来,阿婆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偶尔还会有“活着好累”的想法,想一死了之,有时甚至在胸闷难受时想拿刀割胸部来减轻疼痛。这时家属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阿婆去当地医院的精神专科检查,医生诊断为抑郁症。

约八成患者主诉记忆减退

潘集阳表示,像邓阿婆这样被忽视的患者不在少数。老年抑郁障碍一般是指年龄在55岁或60岁以后的抑郁障碍患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抑郁症往往还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低落心情可能在老年人的抑郁中更少见,然而老年人更多的表现为易怒、焦虑和身体症状。有些表现与痴呆类似,医学上称为假性痴呆。

老年抑郁患者大多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有资料显示,约80%的患者存在记忆减退的主诉,其中有比较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类似痴呆表现者占10%~15%,症状包括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和判断能力等全面的认知功能下降。抑郁既可能是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认知功能下降的表现:抑郁与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

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可相互作用

潘集阳教授表示,影响老年患抑郁障碍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社会环境、文化习俗、个体心理与生理变化、共病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等。抑郁和身体疾病的关系可能是双向的:一些身体上的问题,例如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郁的易感因素,而抑郁也会加重一些本来就不好的身体情况,例如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密切相关,其共患率很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些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可直接引起心血管疾病,且增大心血管病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美国一心血管研究机构报道:对4493例年龄在65~98岁(女性平均年龄72岁,男性平均年龄73岁)患有抑郁症而无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跟踪随访6年,结果显示,1174例出现了心血管事件,614例死亡。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旁移植术和心源性死亡。

抑郁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是心血管疾病病理进程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子女常回家看看”胜似良药

老年抑郁症影响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是老年幸福生活的杀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杀,给家人带来无限痛苦。因此,老年抑郁症患者必须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治疗,潘集阳指出,老年期抑郁症需要药物治疗,大体上与成人抑郁症治疗类似,只是在药物选用上要注意,因为老年人肝的代谢较慢,要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少的药物。至于心理辅导,潘集阳表示,一方面可鼓励老年人进行积极的活动,如下棋、书法、聊天、打牌等。另一方面,找精神状态好的老年人和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在一起,让他们相互交流。必要时给予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潘集阳还提醒,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子女要多陪伴老年人,不要让老年人感到孤独。特别是空巢老人或常年患病的父母,子女更应多加关心。

相关推荐
全部分类